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 > 第840章:(全书完)新皇登基,日月同辉

第840章:(全书完)新皇登基,日月同辉

朱元璋咧嘴笑道:“快去准备吧,咱还想看看,咱大孙登基的威风时候呢。”

登基仪式是繁琐且严格的,不管是祭祀上天,还是其他的一些安排,每个过程都有很大的讲究,神圣而威严。

这可以说是最为庄严肃穆的仪式感了,也是皇权的体现。

大量的宦官还有士兵出现,迅速对奉天广场搭建的舞台跟其他设施进行拆除,然后换上新的装饰。

大臣们也要在奉天门外进行等候,只有皇室子孙才能在奉天广场内。

大量的宫廷乐匠准备着,从祭祀到登基,包括其中的阅兵,这里头有数十种乐曲。

登基这么重大的仪式,怎么能没有背景音乐。

沐浴,更衣,换上崭新的龙袍。

这件龙袍并不跟后世常见那样复杂华丽,反而要简单几分,除了有几团龙纹外,就只有简单的暗纹,显得恢弘大气,并不奢靡。

印象中龙袍的十二章纹,是明朝历史上英宗之后的皇帝才有的。

其中袖口也不宽大,而是很窄,跟后世有几分类似,多了几分简洁干练。

按照流程,朱英先去太庙,社稷坛祭祀,而后就是到正阳广场,举行的升旗仪式。

走过祭祀流程之后,天边已经是微微亮了。

而在正阳广场,早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群,不仅是大明百姓,大量的外国人也是在此刻出现。

因为提前半年就广而告之的关系,许多外国人很早就赶了过来,为的就是等待着见识到大明太孙,或者说新的大明皇帝。

大明能有今日之广阔,繁荣,昌盛,跟大明太孙分不开干系。

尤其是最近几年,太孙已然跟皇帝没有太大区别。

不管是神州历史,还是国外历史之中,如此之强大的皇帝,是非常的稀少的,尤其是如今大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,还有远超神州历史的疆域版图,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。

这么强大的皇帝登基仪式,可以说绝对是在世界历史上,都是最为浓厚的一笔,也不难怪几乎所有人都想要参与进来。

别说是正阳广场周边,哪怕是房屋上,都是挤满了人,当然,还有守卫。

这等场景,后无来者暂且不提,必然是前无古人。

场面浩大,但朱英并不说什么。

当然,说什么也没啥用,根本听不到。

在龙辇抵达升旗台的时候,朱英从龙辇上走了下来,朝着旁边的太监郭忠微微点头示意。

郭忠当即大声喊道:“陛下谕旨,升旗!!!”

在郭忠的身后,还有一个数十人的侍卫团,这些人是进行挑选的大嗓门。

随着郭忠喊话,侍卫团当即扯起嗓子复诵:“陛下谕旨,升旗!!!!!”

旗帜上升,围绕在朱英身边的数千将士,宦官,尽皆跪地俯首,大喊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更远处,所有在正阳广场的将士们,全部跪地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紧接着,但凡听到声响的百姓,激动的跪在地上,大声嘶吼着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朱英站在升旗台上,能够听到整个南京城,都在不断传响着这个声音。

远处,更远处,不管此刻在做什么,干什么,只要听到这个声音的人,哪怕他们距离皇宫再远,什么也看不到,也会当即跪地高呼。

实则,不仅仅是南京城。

登基大典时辰是确定的,为辰时,也就是早上七点整。

是时,大明疆域内,各大府城,县城,乡镇,尽皆是在这个时辰,朝着南京城的方向跪地高呼。

高丽,倭国,占城,真腊,暹罗,安南,天竺,尽皆是高呼吾皇万岁之声。

这就是现在朱英的影响力,大明皇权的威严。

此刻的朱英,可以放肆大胆的说:朕即国家!

若是更为嚣张一些,当可自号千古一帝。

升旗并未是结束,而只是整个登基大典的开始。

在接下来的流程里,主要的流程便是阅兵。

三十万大明精兵,将会在正阳大道上,排成一个个方队,等候他们的新皇检阅。

同时,这也是给大明百姓的保障,还有对天下万国的威慑。

为了这次的阅兵,所有参加的将士们,都经过最为严格的操练,跟曾经朱英册封太孙的阅兵不同,此次要求更为严苛。

当一个方阵走来的时候,几乎只能听到一个脚步的声音,若闭上眼睛,感受那地面的震动,如同是一个巨人在缓步走来。

而这样的方阵,是三十万精锐,尽皆具备的军事素质。

哪怕是对军事完全没有了解的百姓,也能明白这其中的可怕之处。

那些其他国家过来观礼的使臣,在如此精兵之下,一个个是脸色惨白。

三十万精锐之士啊,多少国家,连这些参加阅兵的士兵数目都没有,哪怕有一万,不,数千这样的士兵,都已经能轻易踏破他们的王都了。

更别说,大明如今,士兵过两百万,多少国家,全国人口加起来,都没这般数目。

而作为大明人,所有的百姓,此刻在心中升起一股极强的自豪感。

看,这就是我们的国家,我们的大明。

即便是朱,朱,朱棣这些藩王皇子们,此刻心中也不由是服气。

尤其是朱棣,他曾经几度,想着登临皇位,在他看来,在大哥朱标薨逝之后,父皇的子嗣之中,也就自己最有资格继承皇位。

但现在,不得不服。

他清楚,哪怕是父皇把皇位传给了自己,大明也不可能在自己手中,达到今日这般的鼎盛程度。

甚至可以说,远不如也。

朱允微微抬头,看向朱英的方向,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目光。

在他的旁边,是洋溢着兴奋的朱允。

朱允此刻真想大声高喊:这,就是我大兄,亲大兄。

一列列军队在正阳大道上行走,当行走至奉天门前时,便是高呼‘万岁!’

这场阅兵仪式,一直持续到未时中,也就是下午两点才算结束。

接下来的仪式,便是在皇宫里的奉天广场举行了。

在奉天广场台阶上方,奉天大殿前,摆放着两张龙椅。

当文武百官浩荡上千人过来时,朱元璋此刻正坐在龙椅上。

朱英则是从下方,一步步走上台阶,走到朱元璋面前跪地磕首。

“好大孙。”

朱元璋笑着说了一句,旁边司礼监太监刘和,躬着身子,木托盘上放着一顶冕旒。

冕旒便是后世中可以常看到的,一个圆筒帽子上面放一个横板,前后都有帘子的皇冠。

横板有讲究,前面是圆的,后面是方的,前后各掉着12根用五彩丝带串着的12颗玉石,形成一个小型的“门帘”。

冕旒源于“周礼”,天子之冕十二旒,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

在周之后,冕旒通常作为皇权的象征。

皇帝很少会戴冕旒,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才会佩戴,而在这个时候,冕旒也是象征着皇权的更替。

朱元璋起身上前,摘下朱英头上的乌沙翼善冠,接过太监刘和托盘上的冕旒,为朱英戴上。

此刻,算是整个仪式的最后流程了。

戴上了冕旒的朱英,随着朱元璋一起,坐上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龙椅。

奉天广场中,文武百官再次跪地山呼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!!”

朱英先是看了眼老爷子,在其肯定的目光下,朗声道:“众爱卿,平身!”

此时,天象变化。

天空之上,罕见的出现了日月同辉的景象。

最新小说: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山河志异 异仙之主 修仙: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我有一卷度人经 长生:从葫芦剑诀开始 道君:我有一座悟道碑 斩妖:从书法开始升级 道长别打了,大道都快磨灭了